药物别名:L-谷氨酸、麸氨酸、氨基戊二酸、左旋谷氨酸、Glutacid、L-Glutamic Acid
一级分类:
消化系统药物
二级分类:
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
药物别名:
L-谷氨酸、麸氨酸、氨基戊二酸、左旋谷氨酸、Glutacid、L-Glutamic Acid
药理作用:
确切机制不详。谷氨酸在
ATP供能和谷氨酸胺合成酶的催化下,能通过肝脏细胞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,成为无害的
谷氨酰胺随尿排出,使血氨下降;同时谷氨酸也有利于门冬氨酸的生成,帮助鸟氨酸循环促进尿素合成,解除氨中毒,防治肝性脑病,多用其钠盐或钾盐。然而,近年来认为,血氨增高在肝性脑病时不是恒定存在的,昏迷程度与血
氨水平亦不相一致。因此,肝性脑病时这类药物不再作为常规应用。同时,谷氨酸还参与脑蛋白质与糖代谢,促进氧化过程,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,可用于治疗癫痫小发作、精神运动型发作、神经衰弱、精神分裂症等,多用谷氨酸及其钙盐。此外,谷氨酸在体内可转化为丙酮酸及
葡萄糖,可升高血糖,减少糖异生,从而减少脂肪分解,酮体也就相应减少,故可试用于减轻酮尿症和酮血症。谷氨酸还可用于治疗胃酸不足,0.3g谷氨酸的酸化力相当于稀盐酸0.6ml。据动物试验,本药尚有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,可与
硫酸亚铁联合使用。还可制止初孕期(头3个月)的恶心反应。
药动学:
谷氨酸在肠黏膜上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,分布于肝脏。是否经乳汁排泄尚不清楚。
适应证:
1.用作肝性脑病和某些精神-神经系统疾病(如
精神分裂症和癫痫)治疗的辅助用药。用于癫痫小发作,能减少发作次数。2.也可用于胃酸不足和胃酸过少症。
禁忌证:
胃酸过多或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。
注意事项:
肾功能不全或无尿患者慎用。
不良反应:
1.服药后约20min可出现面部潮红症状。2.大量口服可发生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。
用法用量:
口服给药:1.预防肝性脑病:每次2.5~5g,每天4次;2.癫痫小发作:每次2~3g,每天3~4次;3.胃酸不足:每次0.3g,每天3次。
药物相应作用:
1.本药与常用的抗癫痫药联用,可提高对癫痫小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疗效。2.本药不宜与碱性药物合用。3.本药与抗胆碱药物合用时,可能会减弱后者的药理作用。4.本药与长春新碱合用时,可减弱后者的作用。
专家点评:
谷氨酸盐与氨结合生成谷氨酸胺,经肾排出,理论上谷氨酸盐可促进氨清除。但对于应用谷氨酸盐,临床上尚无对照研究证明其肯定疗效,很多人认为疗效不确切或无效,但临床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也有一定辅助效果,应注意谷氨酸不易通过血-脑屏障,而且谷氨酸盐为碱性,可使pH值升高,钠离子可加重腹水和脑水肿。